法律咨询技巧第一招:谨记当事人才是主角

法律咨询技巧第一招:谨记当事人才是主角

   作者:韩德云   

   你遇到过这样的律师吗?他们不分场合地不断阐述自己的观点,当事人几无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然而,作为一名律师,不应当忽略当事人在身份、社会和经济地位、教养、过往经历,及对未来的恐惧、打算等,这些需求通常是只有站在当事人立场来考虑问题的律师才能敏锐地捕捉。韩德云多年来一直提倡的“当事人中心说”正是强调律师应该尊重和信任当事人的自愿、尊严、智慧以及基本价值观和道德观,并以此为出发点来完成委托任务。

  众所周知,法律咨询是当事人找律师提问,律师给当事人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参与者看似是律师和当事人,但两人正如谈恋爱的情侣一样,总有一人在做任何决定时拥有决策权,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我从来认为,这个人毫无疑问应该是你的当事人,而非律师本人。

  将此观点及其理论命名为“当事人中心说”,一直坚持提倡以“当事人中心说”来指导律师的执业行为,因为律师应该:

  1、明白当事人才是案件所有后果的承担者

  很多律师为了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对当事人的价值,总喜欢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着手来解决当事人的问题,并且总是乐意代替当事人做所有决定。但是,要知道无论何种案件,所有当事人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最终后果,都是由当事人在承担。对承担后果的当事人来说,律师不过是外部世界的配角而已,因此,一个律师应该首先学会把自己的屁股坐在当事人的位置上,尊重和激励他们对自己需要承担的后果作出选择。

  2、激发当事人参加接受咨询的热情

  通常,很多律师担心话说得太少引致当事人对自己的工作感到不满,于是在任何场合都滔滔不绝,根本不给当事人任何说话的机会。这种做法其实愚蠢至极。一个法律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律师和当事人之间的透彻讨论,更离不开当事人始终具有按律师思路参与讨论的热情。律师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当事人参与到接受咨询的过程中来,不断鼓励当事人去判断目前可能找到的解决方案,以及这些方案对当事人可能产生的潜在后果,这样你才能够协助不同的当事人达到他们的需求目标。

  3、理解当事人的情感并承认其感情的重要性

  每个当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每个看法都伴随着感情,当事人的情感其实也是法律问题的内在组成部分。为了找到对当事人最独特和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律师不仅要注重事实、证据的收集和分析,而且要学会仔细观察当事人的情感及其表现,适时表达理解和尊重,并据此与当事人建立融洽的互动关系,以便引导当事人完整透露出详细准确的信息,帮助你高质量的完成手头的活儿。

  4、尊重当事人的价值观并据此提出建议

  尽管法律咨询过程的决策者是当事人,每个当事人的决策其实都是其价值观的必然体现,但这并不代表你没有义务对当事人应该决定的问题给出建议。当事人在向律师咨询征求意见之前,一般不可能已有定见。为此,在当事人不能依靠自己独立的判断做出最佳决定时,律师应该学会从当事人所具有的价值观出发来提出建议。要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再好的建议一旦与当事人的价值观相冲突,注定不是当事人的真正需求,如果因此被否定,律师千万没必要老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5、鼓励并最终协助当事人作出决定

  基于律师对任何一个案件的当事人,必须持有独特的尊重和重视,我建议案件中的关键性决定务必留给当事人自己去做。在当事人决定过程中,律师的责任是向当事人评估案件潜在的法律后果和风险,以及提醒当事人注意可能还没有想到的非法律后果。请记住,在咨询过程中以适当的方式告诉当事人你对诸多问题的看法,都是你鼓励和最终协助当事人做出决定的最佳办法。

 来源: 德云看法